Olympus WorkSpace介紹(三)編修介面與操作

看過前兩回關於Olympus新的Raw檔與影像編修軟體Olympus WorkSpace介紹後,我們接下來繼續看看這個軟體的編修介面與操作。

延伸閱讀:

首先,先開啟Olympus WorkSpace以後,主要編修的介面就是在右側,點選「三個圓圈」這個圖示後,就能開始進行編輯。

依序來介紹幾個重要的編修功能。首先是「裁切」,它位在編修介面的最左邊。

透過這功能,我們可以重新為拍下的照片重新構圖,也能利用裁切避開畫面周邊比較雜亂而拍入的元素。

接著就是主要的編修畫面,圖示就是三個圓圈交錯。

在這個分頁,我們可以進行絕大多數關於圖像的調整,包含基礎的曝光亮度補償、白平衡、影像模式、色彩等等。

以原廠的Olympus WorkSpace軟體,除了基礎的影像調整以外,狠重要一點是可以獲得跟機身內一模一樣的色彩設定。

「影像模式」中,我們自然可以套用每一個原廠的顏色設定在RAW檔案中。包含獨有的i-Enhance,程度也可以調整。

色彩調整的部分比過往完整許多。

在這裡,我們不僅是飽和、亮度、色相都能改變,甚至也能針對各種顏色獨立進行調整設定。

在整個Olympus WorkSpace的編輯畫面中,清晰度與除霧這兩個功能,是全新納入的功能。

這兩個功能可以提升影像的清晰度,在許多時候非常便利。

尤其是「除霧」功能,我們拍攝城市景色的時候,有時候受限於空氣品質;有時候則是戶外拍攝時,遇到霧氣或者下雨,這時候都很適合運用除霧功能。

可以有效提升照片的清晰度。

除霧效果程度0

除霧效果程度50。兩者比較一下,可以看出使用除霧效果的遠方,較為清楚,減少朦朧的感覺。

接著在主要編修選項的右邊,有個類似調色盤的「效果」選項。

在這裡我們可以套用所有Olympus特有的藝術濾鏡,有時候我們使用的機型時間較久,內建的藝術濾鏡並沒有支援新的版本,就可以透過拍攝RAW檔案來套用新版的藝術濾鏡。

關於藝術濾鏡,我們先前有相關的介紹文章,請參考:【O巴帶妳拍】攝影基礎小講堂Art Filter藝術濾鏡介紹

往右則是「鏡頭」。

這個調整選項主要是讓我們能夠針對鏡頭的特性,像是一些失真、暗角(陰影補償)、色差等等進行修正。

接著是「詳細資料」。這部分則讓我們能控制銳利化程度、雜訊抑制、消除的程度。

「複本戳印工具」,主要用於複製來進行畫面上的取代、填補,通常我們會廣泛的應用在人像攝影上,用來削減皮膚上的瑕疵。

最後則是防紅眼,透過簡單的方式,我們可把晚上打閃光燈造成人的紅眼消除。

有時候,我們所拍攝的照片數量極大,依序調整照片實在是非常耗費時間。這時候,我們可ˇ利用Olympus WorkSpace內建的功能輔助。

下面這張圖的下方,左邊分別是把我們調整過的選項,可以複製起來,並貼上到下一張照片上,如此一來,就只要在下一張微調即可。

如果我想要大量的直接套用選項該怎麼辦呢?那麼下面這張圖的下方右側,那個檔案的儲存,就是可以把目前設定儲存下來,多張照片就可以大量批次處理。

當我們熟練Olympus WorkSpace後,一定有一些是常用、常調整的選項,一個一個選擇實在太慢了,有沒有方法可以快速編輯呢?

整個編輯分頁中的最右側,那個星星的圖示,便可以讓我們把常用的選項加入到選單,而且隨時可以調整順序喔!

此外,可別忘了Olympus WorkSpace要去更新到最新版。

最新版Olympus WorkSpace支援了「USB RAW檔合成」,如果你是使用E-M1X或者是E-M1 II的用戶,將相機接上電腦,再使用這選項,就能讓相機加速RAW檔的轉檔速度。

經過編輯後,我們要輸出才能得到JPEG檔案,匯出的方式是在軟體的「檔案」中,選擇「匯出」。

選擇後會跳出下圖的選項,我們首先要先決定要儲存到電腦的什麼位置,點選圈起來的圖示可以選擇儲存資料夾。

當然,我們也可以選擇在既有的資料夾下(通常預設會是你開啟RAW檔資料夾的位置)另外新增一個資料夾儲存。

當選擇好儲存位置後,我們就可以來選擇輸出的方式,像是輸出格式、檔名,甚至是壓縮率都可以在這邊處理好。

點選「進階設定」後,還有更多細部設定可以選擇,甚至可以加上簽名浮水印呢!

都選擇好以後,就可以點選「匯出」來匯出你編修的RAW檔了。

以上,就是關於Olympus WorkSpace的三篇介紹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