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像、風景等題材之外,『微距』這個題材也是許多人有興趣的。微距的範疇很廣,從野外的昆蟲、生態,來到周遭的花草,甚至是靜物、餐桌,都能見到這個題材發揮的地方。
在這方寸之間,有怎麼樣的拍攝技巧呢?我們整理了幾點供大家參考。
一、選用適合的器材
『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』,第一件事情當然要選用適合的器材。
如果你比較常在野外拍攝微距題材的話,機身與鏡頭都建議盡可能使用有防滴防塵機制的器材。這是因為如果是野外拍攝微距題材,通常都是昆蟲或爬蟲等生態類,棲地有可能是帶點潮濕,如果是青蛙之類的主體,也可能在濕潤的環境像是下雨前後出現。
這時候相機鏡頭如果有防滴防塵的機制的話,因應多變的氣候會比較無所顧慮。
▲許多生態微距常拍的題材都是潮濕甚至下雨的環境,如機身鏡頭有防滴防塵可以拍的更無後顧之憂(照片提供:Akira)
當然如果鏡頭或者機身沒有的話防滴防塵的功能,當然也都能拍,只是需要利用一些防護,像是塑膠袋之類的會比較好一些。
不管有沒有防滴防塵,在拍攝完後,細心的擦拭乾淨送回防潮箱都能避免後續受潮故障。
既然拍攝器材是一件重要的選擇,選擇適當的鏡頭,像是微距鏡也是必要的。可以參考我們先前的一篇文章:【歐巴採購指南】拍攝微距,適用的器材推薦
二、適當的補光或調整
在野外的生態題材,往往都是在很昏暗的情況下去拍攝。因此我們也需要利用閃光燈做適當的補光,此時在光線的角度,也都可以利用相關的柔光罩、反射版來達成效果。
▲運用適當的補光,可以讓主體更特出(照片提供:Akira)
而如果是一般的花草樹木與餐桌、靜物,拍攝時有可能遇到逆光的場景,此時利用曝光補償值進行調整也是必要且能幫助最終成果的方式。
三、注意景深的控制
微距的題材由於都是很靠近的拍攝,因此有非常高的可能性會面臨景深過淺的情況,這時候我們就很需要注意景深的控制。
常見控制景深的方式可利用縮放光圈的方式,以較小的光圈獲取更寬的景深範圍。
▲適時的縮光圈,取得近拍距離與景深範圍的平衡(照片提供:大翔)
此外,也可以適當的判斷焦平面所在,利用角度來盡可能得到更好的景深範圍與控制。
▲判斷出焦平面所在,可以更順利的控制景深範圍(照片提供:呂明俊)
四、可適當的利用裁切
我們通常在拍攝微距題材的時候,多半都會選擇放大率夠大的鏡頭,不過偶爾拍攝的主體實在太小,就可以利用裁切來讓主題更大一些。
Olympus的微單眼相機,至少都有1600萬畫素(近期機種有較高的2000萬畫素),這樣的話素進行少量的裁切,比方說裁切到1000萬或者800萬素,畫質上還是足夠輸出。
▲適時利用裁切,可以讓拍攝主體更大一些。(照片提供:Akira)
另外,先前我們在訪談Akira時,他也提供了一個關於裁切的小撇步。
有時候礙於環境與拍攝狀況,即使光圈縮的很小,景深範圍仍不夠。這時候可以將拍攝距離稍微拉遠,取得較深的景深範圍後,再回頭利用裁切取得足夠大的主體大小。
有景深控制問題的朋友,也不妨參考看看。
▲照片提供:呂明俊
五、利用Olympus獨家的功能
Olympus其實也有個獨家的功能能夠在拍攝微距題材時來使用,那就是「深度合成」(景深合成)這個功能。
只要在相機裡面選擇「深度合成」這個選項,在拍攝的時候,相機會自動拍下數張各種光圈值的照片,合成一張後,就可以有一張小光圈較大的清楚範圍,散景卻擁有大光圈模糊程度的照片了。
▲照片提供:Akira
如果是E-M1 II的話,搭配適當的鏡頭,機身內可以直接合成出來。其他機種,一樣可利用「景深合成」這功能,或是在同一位置自行調整光圈拍攝多張,進到Photoshop CC後,一個按鍵就可以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