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O巴帶你拍】實地演練小講堂:星野攝影秘笈,銀河攝影教學。

作者:里卡豆Ricardo /Olympus攝影人

每年夏天六至八月間是台灣最適合拍攝銀河的時期,此時銀河高掛在天上的時間最長,入夜溫度較冬季舒適宜人,上山拍攝也不會是零度低溫,較能享受拍攝星空的樂趣。

更長的拍攝時間,意味著我們能嘗試使用更多不同參數設定做拍攝,或是轉移至不同地點,尋找更多不一樣的角度。

E-M1 Mark II | M.ZD 8mm f/1.8 Fisheye PRO  25s | F1.8 | ISO 1600

   

星野攝影中的銀河形狀?

銀河系就像是一個盤狀結構,整個銀河系估計有數千億顆恆星。由於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邊緣,每年夏天從地球上望向銀河中心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帶狀結構,從地球上望向銀河中心,就像是天空出現了大裂縫般,多數人應該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銀河的感動。而冬季看到的是銀河外圍方向,比較黯淡一些。

也就是說,銀河跟太陽、月亮一樣,都會升起及落下,並有季節性的位移變化。

有些人會將銀河區分成夏季銀河或冬季銀河。所謂的季節性,主要是不同季節人類在地表上看到不同的銀河形狀差異。由於夏季拍攝的銀河中心比較容易呈現壯闊的星空圖,多數人比較偏好在夏季拍攝。另外這個定義只適用於北半球,南半球是相反的。

PEN-F | M.ZD 25mm f/1.2 PRO   15s | F1.2 | ISO 800

  

在擬訂拍攝計畫之前,我們要先了解看見銀河的幾項先決條件:

1、好天氣的日子,陰天、多雲都會遮蔽星空。

2、於能見度良好的環境,容易起霧或是空汙霾害嚴重都會遮蔽星空。

3、無光害干擾的地點,人照光源是主要影響星空觀測與拍攝的問題。

4、月光影響較小的日期,月球是夜間最大的自然光源,同樣是觀測星空的光害來源之一。

5、選在銀河升起的時間前往,銀河和日、月一樣有天體運行,對的時間才會出現在天空當中。

  

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地點都有機會看到銀河,接下來和大家依照拍攝時間、地點、天氣、器材依序分享,最後在分享一些拍照小技巧以及如何使用APP輔助,完成一整個銀河的探索與拍攝流程。

PEN-F | M.ZD 25mm f/1.2 PRO   15s | F1.2 | ISO 800

  

《拍攝時間》

由於太陽、月亮、銀河三者都會隨著地球自轉而有升起及落下的時間。因此拍攝銀河要避開光害,選在日落之後,月光影響較小的日子裡。降低光害最好的方法就是避開滿月前後一週。

可以從氣象局網頁的 月相圖 裡面查詢月相。

▲中央氣象局月相圖|2022年5月

  

以這張圖為例,農曆每月二十六~初六(5/26~6/4)左右,受月光的影響較小,而初一朔月就是完美幾乎無月光影響的日子。

不建議選在滿月時刻靠後製強加調整,因為滿月就像是天上巨大的燈泡,連自己的影子看的到。長曝拍起來如同拍攝藍調效果。

C:\Users\yvette_yeh\Downloads\48373750701_7357dbb939_o.jpg
E-M1 Mark II | M.ZD 25mm f/1.2 PRO   6s | F1.4 | ISO 200

  

假如無法在農曆二十六~初六左右出發,也可以選在月沒時刻較早的日子即可,同樣也可以透過中央氣象局的 每日天文 ,查詢月出月沒的時間。

C:\Users\yvette_yeh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\INetCache\Content.MSO\402437FB.tmp
▲中央氣象局的每日天文資訊。

以2022/3/10上弦月為例,月沒時刻00:06、銀河01:23左右升起,這時段已不受月光光害影響,同樣可以拍到銀河。

至於銀河出現時間很容易推算,銀河1月升起時間05:30|12:00落下,2月03:30升起|10:00落下,每隔一個月往前推兩個小時,非常好記。

    升起|落下
  1月:05:30|12:00
  2月:03:30|10:00
  3月:01:30|08:00
  4月:23:30|06:00
  5月:21:30|04:00
  6月:19:30|02:00
  7月:17:30|24:00
  8月:15:30|22:00
  9月:13:30|20:00
10月:11:30|18:00
11月:09:30|16:00
12月:07:30|14:00
方位:東南方|西南西方

如果體力好,2月~3月可以拍完銀河,緊接著拍日出再去睡覺,適合台灣東部海邊。考量到銀河移動至上空的時間,5月~9月就比較適合前往高山拍攝,這期段時間銀河在天上較長。

除了參考中央氣象局網站,也推薦使用手機APP方便在外查詢。

▲手機APP『太陽測量師』

『太陽測量師』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詢日出日沒、月出月沒、銀河出銀河沒的狀態,可以省下不少時間,讓我們專注在拍攝與構圖當中。

▲APP介面參考。
▲APP也有建議的銀河觀賞(拍攝)時段。


  
PRO版的差別是擁有更多查詢資訊,同時也能使用VR功能,透過滑動時間軸加上手機的拍照模式直接現場不同時間的銀河位置。

*文末補充更完整的APP使用介紹。

   

《拍攝地點》

芙谷峩橋 PEN-F |  25s | F1.4 | ISO 400

  
從網路上就能找到不少熱門景點,一開始推薦從這些地方蒐集,順便練習拍攝方法。高山光害干擾較少,難度較低;越往平地及西半部光害影響嚴重,難度也越高。

合歡山U型彎 PEN-F |  20s | F2.5 | ISO 800

    

芙谷峩橋 PEN-F | M.ZD 8mm f/1.8 PRO FISHEYE   8s | F1.8 | ISO 800

  

台南荷蘭村 PEN-F   20s | F1.4 | ISO 500

  

▲武嶺三連峰 E-P5 | M.ZD 17mm f/1.2 PRO | 15s | F1.2 | ISO 800

  

合歡山瑪雅平台 PEN-F | 25s | F2.0 | ISO 2000

  

除了網路上熱門的銀河攝點,開發自己專屬的攝點也是一種樂趣。透過『GOOGLE EARTH PRO』電腦版,以地點搭配時間軸,調整不同月份銀河升起的時間,去查看該地點在不同時間的銀河形狀,到底是橫向還是直向,在家也能發掘出自己專屬的拍攝景點。

▲『GOOGLE EARTH PRO』|電腦版介面

  

《拍攝天氣》

確認好銀河拍攝地點與時間之後,只要在出發前確認天氣即可,建議以晴朗無雲的日子為主,避免白跑一趟。

E-M1 Mark II | M.Zuiko 8mm F1.8 Fisheye PRO | 30s | F1.8 | ISO 2500

  

天氣的部分也有手機APP可以輔助查詢,像是『WINDY』也是滿多攝影人常用的APP之一。

C:\Users\yvette_yeh\Downloads\49534170397_acd148101a_o.jpg
▲手機APP『WINDY』

  

C:\Users\yvette_yeh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\INetCache\Content.Word\49534170347_a2567dd2c4_o.jpg
▲左方白色的就是雲飄來了,右邊則是無雲的狀態。

  
『WINDY』可以參考不同時間點的天氣變化與雲的走向,用來判斷當日的雲況很好用。

C:\Users\yvette_yeh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\INetCache\Content.Word\42313146742_e2035b667d_o.jpg
E-M1 Mark II | M.Zuiko 8mm F1.8 Fisheye PRO | 30s | F1.8 | ISO 2500

但像是海邊或湖岸邊這些容易受水氣影響的地區,APP較不容易察覺。

   

  

《攝影器材與實拍》

器材挑選的部分,推薦以大光圈鏡頭為主,最好是光圈值大於f/2.0的定焦鏡,大光圈能獲取更多銀河的細節,並獲得更佳的畫面純淨度。

下列幾顆Olympus的大光圈鏡頭,都是相當適合拍攝銀河的款式。

Olympus M.Zuiko 8mm f/1.8 Pro Fisheye

Olympus M.Zuiko  12mm f/2.0

Olympus M.Zuiko  17mm f/1.2 Pro

Olympus M.Zuiko  25mmm f/1.2 Pro

個人最常用的銀河拍攝鏡頭是Olympus M.Zuiko 8mm f/1.8 Fisheye Pro,E-M1 Mark II之後機種擁有『魚眼校正』功能,透過數位修正的方式,幾乎能讓8mmPRO魚變成超廣角鏡頭使用。當然,這樣的方式還是會失去部分視角,但不會降低像素,還算方便。

*修正程度:從原本的180視角變成123度。(大約是6mm|等效FF 12mm)

拍攝時,建議開啟魚眼校正模式來預覽構圖,預判大概視角。

抵達拍攝地點,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之後,最後的三件事就是『構圖』、『對焦』,以及『調整參數』囉。

於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環境構圖,一直都是拍攝銀河困難的地方。不過,使用Olympus機身構圖有個小技巧,可以先切換至Livetime模式預覽,此時相機會將畫面亮度提升,確認好構圖畫面再切回M模式就大功告成。

Olympus相機對焦也有個小技巧,按一下『鏡頭釋放紐』,也就是更換鏡頭的按鈕,此時機身會將焦平面退至無限遠,再切換成MF模式做微調,帶前景的構圖以前景準焦為主,廣角大景則是讓星點呈最小的狀態,代表對焦完成。

由於每顆鏡頭的無限遠位置盡不相同,使用MF微調焦平面很重要。對焦的確認方式很簡單,開啟最大倍率的放大預覽功能,盡量讓星星變成一個點

最終的拍攝參數設定,只要套用『500/等校焦距』公式即可算出快門時間,例如Olympus M.ZD 12mm f/2.0為等校24mm焦段,500/25=20.83秒,我們就將快門固定在20秒,並且使用最大光圈,至於ISO值的部分,通常我們會使用ISO1000~3200之間,針對地景亮暗程度做微調,不斷嘗試就能取得最佳的曝光數值。

現在相機大多是所見及所得,可以直接預覽拍攝成果,同一組參數不一定適用所有環境,像是也有人使用星空600法則計算,可依據自己手上的器材、現場拍攝環境與微調即可。

另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,螢幕亮度會讓我們誤以為曝光充足,這時候建議稍微讓畫面中的銀河更清楚一點,不要只是有銀河的形狀出現就好。

E-M5 Mark II |  25s | F1.8 | ISO 1600

  

33530311694_c4b1454a4d_o
PEN-F |  25s | F1.4 | ISO 500

  

PEN-F | M.ZD 8mm f/1.8 PRO FISHEYE   20s | F1.8 | ISO 1250

  

除了基本的銀河照,也可以使用Olympus內建的LiveComp模式拍攝星軌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42204652431_2eee6cee11_o
PEN-F | M.Zuiko 8mm F1.8 Fisheye PRO | 15s | F1.8 | ISO 400

  

C:\Users\yvette_yeh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\INetCache\Content.Word\35505628643_ac4d50ab88_o.jpg
E-PL8 |  50s | F2.8 | ISO 1600

  

最後小提醒,拍攝時盡量壓低音量,畢竟拍攝銀河屬於夜間活動,避免打擾附近居民或旅客,並且注意自身安全,祝大家有個美好的拍攝夜晚。

41398953595_ecb0f85e69_o
PEN-F | M.Zuiko 17mm F1.2 PRO | 20s | F1.2 | ISO 1600

  

E-M1 II | M.ZD 8mm f/1.8 PRO FISHEYE   25s | F1.8 | ISO 1000

  

    

《同場加映|『太陽測量師』APP 使用介紹》

首先要安裝手機板的APP『Sun Surveyor(太陽測量師)』。

#本文示範的APP為付費完整版

透過太陽測量師,可以推測不同時段的日出、日落、月出、月落,以及銀河的運行軌跡,平常拍攝風景常用的天文觀測,像是夏至、冬至、春分、秋分之間的太陽路徑,也都能查詢。還能透過擴增實境(AR)查看上述功能的運行軌跡,完全就是風景攝影必備APP。

  

我們先從太陽測量師開始介紹,使用的是大家最熟悉的GOOGLE MAP圖資,中間那個圓圈就是3D指南針,標示圖中出幾個常用的功能給大家參考:

A:主要功能列

B:座標、GPS衛星定位

C:地圖標定、劃線功能

D:日期/時間推測功能

  

有了太陽測量師,我們便不需要用太多方式去推算銀河出現時間,只要打開A『主要功能列』,點選其中的『詳細信息』查看。

在『詳細信息』當中,就能獲得不少天文資訊,這裡有風景攝影需要的多數資訊,但我們的只要將重點放在第四頁的『攝影機會』即可。

透過『攝影機會』查看銀河拍攝機會,包含角度、日期、時間等等。

以這張照片為例,我們選定2022/07/08 00:08~03:15的拍攝機會來做查詢,在地圖上連成一條線的白色小點就是銀河。只要拖曳下方時間軸,銀河便會隨著時間移動,藉此我們就能判斷要拍攝的銀河走向。

若是對平面地圖沒概念,點選左下角小人就能切換於GOOGLE MAP的街景模式和地圖預覽,街景模式更容易判別銀河出現角度與畫面構圖預覽。

透過這個方式我們也能針對不同地區提前做勘景,非常方便。

PEN-F | M.ZD 8mm f/1.8 PRO FISHEYE 15s | F1.8 | ISO 1250

  

C:\Users\yvette_yeh\AppData\Local\Microsoft\Windows\INetCache\Content.Word\49878343746_507106c82c_o.jpg
E-M5 Mark III |  50s | F1.4 | ISO 1600

   

OLYMPUS 攝影人 里卡豆

自由過頭影像工作者
喜歡攝影,又因攝影愛上旅行,每逢假期總會背起行囊,擅長透過鏡頭以不同視角捕捉世界不同風貌。